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強師必先鑄魂。
2023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首次提出並深刻闡釋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之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全體教育工作者躬耕教壇、投身強國建設✍🏿、助力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充分領會其中的整體性、系統性思維🫵🏼,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格局,更深度的膽識和謀略,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讓教育家精神照亮教育實踐的田野,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強大的“魂”之支撐。
一🈲、要深刻領會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於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於當代波瀾壯闊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和傳承脈絡。當前👩🏿🦳,在中國教育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邁向“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之際👁,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家精神”恰逢其勢⛲️、正當其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涵蓋了六個維度,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相互依存,為廣大教師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樹起了一個多維而立體的精神坐標系👵🏼。既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信念之燈,也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品格之光❤️🔥;既有“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之本↕️🧖🏿,也有“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專業之路;既有“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赤子之情💗,也有“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高遠之境。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以及新時代“大先生”的豐富🚶🏻♀️、升華和超越,也是對新時代人民教師職業形象、職業素養和職業內涵的科學闡釋。同時🤚🏻,也為廣大優秀教師群體描繪出一幅更加清晰具體的“生動畫像”,為所有教師點亮了一盞永遠閃亮的“精神明燈”。
二、要深透探尋教育家精神的實踐要義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精神的力量👿。他曾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因此🏊♂️,高素質教師隊伍不能沒有精神引領🧑🏿✈️。正如人民教育家於漪所說:“人有了精神支柱才能立得直💇🏻、走得穩、走得對🐪,靈魂就發光,生命就有力量。”不同於其他行業💻👷🏻♀️,教師的職業使命天然地與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事實上🤹🏻♂️,教師的樣子就是教育的樣子🧗🏿♀️,教育的樣子就是學生的樣子🤟🏿👼,學生的樣子就是未來國家的樣子🧔🏼♂️🕞。因此,在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坐標系下,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只是傳授知識、潛心教學🧛🏽♀️、為未知而教🎸,而更要點燃希望🧑🏿🍼🍼、激發潛能、為未來而教。
教育家是所有教師職業生涯中的最高追求和終極目標。教育家精神是對全體教師提出的共同要求和發展期待,是教師發展的標桿🧑🏼🚀、豐碑與燈塔。對廣大一線教師而言🦨,不可能人人都成為教育家,但人人都可用教育家精神引領自己的工作實踐🏂🏼,像教育家那樣做教師。就像以張桂梅老師為代表的新時代人民教師楷模,把深厚的家國情懷融入微小而平凡的教學實踐中🧝♂️,嘔心瀝血、忘我付出🚕⬅️,培育著一批批有本領、有理想、有擔當的國之棟梁🆗。每位教師🧑🏻🎨🫅🏽,都可以從中汲取精神的力量🍡🍮,立足自身工作崗位8️⃣,在躬耕踐行育人使命的過程中創造自身生命的價值🫄🏼,將自己的教育理想融入到恢弘的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歷史大潮中,在三尺講臺上耕耘乾坤,引導學生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不一樣的“出彩人生”,讓教育家精神在校園裏、教室裏落地生根、長出希望,長成一片枝繁葉茂的森林。
三👨🏿⚖️、要深度挖掘教育家精神的“典範榜樣”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標簽”🚴🏻♀️,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樓”,而是當下正在湧現的一個個鮮活的優秀教師的群體特征🔪。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聚焦“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諸多可圈可點的歷史性成就,尤其是在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建設中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四有”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不僅體現在紮根山區70載“情灑沂蒙,愛滿天下”的李振華等教師身上🧚🏼♂️👱🏿,體現在一批批“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孜孜求索,躬耕教壇”的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等代表身上,還體現在一位位默默無聞堅守平凡崗位的普通教師身上𓀅,正是這些身邊的榜樣,讓我們看見了教育引領人👸🏽、溫暖人、凝聚人、感召人、教化人的精神力量🧑🏻🦱。他們,都是教育家精神的創造者和踐行者。他們,都堪稱“大國良師”👩🏼💼🚊!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要系統總結和凝練更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身邊榜樣”之高尚師德🔚、育人理念、教學方法👨💼、實踐成果等,深入挖掘其道德感召力、價值引領力、實踐驅動力,推動全省廣大教師見賢思齊💾🙎🏼,崇德向善,開拓進取;下大力氣做好教育家精神宣講、教育家精神進校園、教師閱讀成長活動、“大道師者”大型展播等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用教育家精神“典範榜樣”的感人事跡和高尚精神,激發廣大教師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看齊意識👳🏼♂️。
四、要深入探索教育家精神的踐行路徑
精神狀態關乎教師形象→🚴🏿♀️,更關乎教育強國建設成敗。教育家精神的意義在於傳承、生命在於踐行⛹🏿。我們要深入探索教育家精神的踐行路徑,引導廣大教師胸懷“國之大者”💁🏼♂️🧜🏼♀️,爭做“大國良師”🏟,為教育強省建設團結奮鬥、砥礪耕耘。
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強化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山東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故裏,也是教育大省,在教育強國建設中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和責任🛡。2024年山東省教育工作會議把“實施教育家精神引領行動,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列入重點實施的教育創新發展“十大行動”之一♦︎,強力推進。3月4日🪕,山東省召開國家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對國家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推進作出部署。未來幾年🧑🏻🍼,部省戰略合作落地、全環境立德樹人工程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職業教育新模式試點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提升等都依靠一支胸懷天下、心有大我👨🏻🏭、勤學篤行、甘於奉獻的強大教師隊伍作支撐⏭。這就需要我們在踐行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實踐中“走在前👨🏽🍼、開新局”,為新時代強師之路貢獻山東智慧。近年來,立足於弘師道的“大道師者”展播活動,立足於鑄師魂的“培根鑄魂 立德樹人”師德宣講活動,立足於強師能的卓越教師培養工程、學科骨幹教師培育計劃,立足於塑師表“齊魯系列人才工程”等一系列教育家成長支持計劃即將或者已經全面啟動實施,一幅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培訓、培育全過程,貫穿理念體系、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評價考核體系全領域的教師隊伍建設路線圖,正在齊魯大地徐徐展開。
師者如光,微以致遠。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培育萬名卓越教師和十萬名學科骨幹教師,鍛造一支符合教育強省建設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讓教育家精神融為教師精神血脈的一部分,成為齊魯教壇的厚重底色,成為山東140余萬教師的鮮明標識💈,成就新時代齊魯“大先生”群星璀璨的浩瀚星河,為加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註入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匯聚起磅礴力量🚞。
(張繼梁 作者系山東教育社社長🤽、總編輯)
《人民教育》2024年第7期
作者:張繼梁